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

时间:2023-08-14 11:07:17
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

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

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,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,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1

因为有爱,所以感动;因为感动,所以懂得了感恩。——题记

前些日子,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《一江明烛》。主人公黄花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她为人坚强勇敢、乐观上进、懂事孝顺。母亲是民间艺术“苇画”的传人,父亲去世后,母亲不幸患上忧郁症,她用自己年幼的肩膀,坚强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,撑起了贫困的家庭。她细心照顾得了忧郁症的母亲,帮家里喂猪、做饭、打扫卫生,不管多苦多累,她从不向困难低头,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,使母亲最终得以痊愈。

含泪看完整部影片,内心最柔软的那一角被深深地震撼了。黄花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子,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花季少年。面对生活无数次的打击,她的坚强勇敢让我感动;面对家庭的突变,顾家之余还要认真读书,她的积极进取让我佩服;特别是面对患病的母亲,她无微不至的照顾,那份懂事孝顺,让我深深的敬仰,也让我自惭形秽

记得有一次,妈妈的脚崴了,走路一跛一跛的,我和妈妈一起下楼去,妈妈发现自己忘了带手机,就让我上楼帮她拿。我当时因为约了朋友一块出去玩,就很不情愿地回去拿了手机,气呼呼地塞在妈妈手里。现在想想,妈妈当时心里该有多难过啊!妈妈每天辛苦工作,下班了还要给我做饭、洗衣服,干家务 ……此处隐藏481个字……做得一手好芦雕,勉强糊口……母女二人相依为命,年幼的黄花花,怀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摇摇欲坠的家,黄花花的坚强懂事,感动了乡亲们,大家帮助母亲治好了病,黄三娘病愈后,深知为自己看病,花了不少钱,债台高筑,于是,点一枝蜡烛,昼夜不眠,用满满一屋的芦雕,迎接乡亲们,迎接新的`一年!也用这满满一屋的芦雕,还清乡亲们为自己治病而欠的债!

这是一部极富人性味的电影。黄花花,坚强懂事,体贴父母,为了母亲,小小的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,不知流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!黄三娘慈祥温和,面对这个早已称不上“家”的家,勇敢无畏,处处透着母性的光辉!黄老焉儿,淳朴老实,为救同伴金柱,不惜舍命相救,让人不由被他的无私所感动!金柱,黄父的同伴,胆小奸诈,为了红芦苇,差点连命保不住,被黄老焉舍命相救,却不知知恩图报,最后良心发现,以自己名义借钱给黄三娘治病……这些为我们体现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!

看完这部电影,我不由问自己:像黄花花这个年龄的女孩,正是天真烂漫时,哪个不是被宠坏的“小公主”可黄花花,却像母亲对孩子般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母亲,眼里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担当,努力拼凑起支离破碎的家;而黄老焉儿,为救一个不听劝告的人,在生死关头,毫不犹豫冲上前去救人,就此抛下妻儿,离开了这个世界,像黄老焉儿这样的人,为救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,失去自己的生命,这样的人,多吗?……我们自惭形愧,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,这是我们道德的榜样,让我们不敢忘怀,铭记于心!

现实生活中,我们可能并不像黄花花、黄三娘、黄老焉儿那么坚强无私,舍己救人,但在平凡人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,这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!

点燃蜡烛,照亮心灵,一江明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!

《《一江明烛》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